塑料耐低溫改進有哪些方法?
塑料耐低溫改進是指改善樹脂的低溫脆性,及降低其脆化溫度。在我國最低氣溫可達-40℃左右。因此,要求塑料制品的脆化溫度一般應在-50℃以下。所以PS、PP及ABS等塑料的耐低溫性都不能滿足要求,一般需進行耐低溫改性。常用的耐低溫改性方法主要為共共混法和添加法兩種。
1.塑料共混改變耐低溫性 塑料共混改變耐低溫性是指在耐低溫性差的樹脂中加入耐低溫性樹脂,從而降低其脆化溫度。常用的耐低溫性優異的共混物主要有熱塑性彈性體和橡膠彈性體PTFE、PA及L DPE和低分子量PE等, 其中熱塑性彈性體又可分為聚酯類熱塑性彈性體(脆化溫度在-140℃左右)、聚烯烴類熱塑性彈性體(脆化溫度在-120℃左右)、聚氨酯類熱塑性彈性體(脆化溫度在-100℃左右)。其中以低分子量PE、PC及熱塑性彈性體內最常用。有70%的PVC與25.2%的EVA和9.6%的一氧化碳共混,其共混物的脆化溫度可下降到-70℃左右。
2.塑料添加改變耐低溫性 塑料添加改變耐低溫性是指在耐低溫性差的樹脂中加入一些小分子改性劑,從而降低其催化溫度。最常用的添加劑為耐寒增塑劑,在配方中一般需加入量越少,則說明耐寒增塑劑的耐低溫性越好。幾種耐寒增塑劑在-50℃下保持低溫柔順性時,需加入量一般分別為:葵二酸二(2-乙基)己酯(DOS)45份左右,己二酸二異辛酯(DOA)48份左右,己二酸異辛葵酯50份左右,壬二酸二異辛酯53份左右。
3.塑料雙向拉伸改變耐低溫性 塑料薄膜經過雙向拉伸后,可以降低其催化溫度。如PP經雙向拉伸后,脆化溫度可由-35℃降低到-51℃;PVC經雙向拉伸后,脆化溫度可-50℃ 降低到-60℃左右;PT經雙向拉伸后去化溫度可有-40℃,降低到-70℃左右。
專注改性PP|改性ABS|改性PA|改性PC|改性PVC|改性PBT|改性PET是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專注高品質改性塑料企業廠家
同類文章排行
- 何謂靜電作用
- 如何提高pp制品的透明性?
- 共聚PP 與 POE并用共混PP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 彈性體、成核劑、填料、光穩定劑對PP耐老化性能的影響
- 纖維增強塑料有何特性?
- 塑料配方中潤滑劑的選用應注意哪些問題?
- 填充劑的性質對塑料性能的影響
- 改性尼龍發展的趨勢
- PP阻燃劑常見的阻燃因素
- PP塑料阻燃劑主要可分為三種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